纪念两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深圳40周年——《一代拓荒牛》『续篇1』
引言: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秘书长刘对现,也是一名基建工程兵。他在浏览马树华战友的《一代拓荒牛》摄影作品集后,深受触动。刘秘书长告诉我,这本作品集所呈现的是1976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的珍贵老照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立于深圳市委大院门前广场的拓荒牛雕塑。这座雕塑作为深圳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所象征的“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中。深圳,这座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背后的推动者和建设者们就如同拓荒牛一般,他们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正是这样一群“拓荒牛”的奋力拼搏,才使得深圳得以立身于国际化大都市之林。刘秘书长感慨于《一代拓荒牛》摄影作品集中所呈现出的那种拓荒精神与奉献精神,他决定在本平台多期连载中,向读者们分享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深圳的发展历程和那些为这座城市付出的人们。去感受那些年的拓荒岁月,去领略深圳的魅力与活力。
深圳孺子牛——2009年10月摄
基建工程兵19团集体转业后组建的深圳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第一届经营领导班子(左起:赵启正、寇庆民、顾世忠、李芳有、赵凤霄、郇全信、李世根)1988 年拍摄的竹子林面貌,两位老兵的背后当时是红树林,现在是广深高速福田互通立交桥。
程定新(左)为当年市三建公司工会主席,罗之贵(右)为当年工会干事,后任市三建公司机运土方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
架子工风采
乐在其中
钢管数不胜数
默默无闻,兢兢业业
满头大汗
钢架级级升
顶天骑钢架
钢管林里数钢管
艰苦年代,孩子没有地方玩,只能冒险爬墙玩
“稀奇,想买。”竹园小学校门侧,这些小学生大多数是基建工程兵子女,他们想买但没钱,只有围住看一看——1995年摄
1996年拍摄的深圳市竹园小学门前情景,该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主要接纳基建工程兵子弟的学校之一
劳务工吃、住、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大量劳务工南下深圳,街头巷尾到处出现小吃店、临时饭堂、移动小食摊、路边饭店等。1992年之后,随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深入,劳务工的吃住行环境有所改善,但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建筑工地—他们这里吃一顿,那里吃一顿,不固定食堂,也很少见到食堂,大多是“打游击”;冷一顿热一餐自己做饭吃;偶尔吃吃大食堂,把饭端到屋外,在烈日下或马路边就地填肚子。
1984 年起,八卦岭工业区陆续建起很多厂房,“马路餐厅”也在工业区周边出现,主要食客来自工业区内打工一族。这些打工仔打工妹,默默无闻地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奉献着,他们也是真正的“一代拓荒牛”。竹子林一处窝棚区,员工午餐没有地方,只能爬到房后山埂上晒太阳吃饭。
危险乘车——2010年摄于北环路
1996年梅林新村搞基础施工,工人吃住在一间小屋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还是挺高兴的。
1997年在深南大道华强南路一侧,筑路工人中午就地吃饭的情景2004年的一天,在竹子林香山美树苑工地上,工人席地午餐的情景深圳市污水厂始建于 1983 年,是当年基建工程兵 19 团转业后承建的第一个重点市政工程。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背后是红岭片区,远处是皇岗口岸及河套区域,当时滨河大道还未开建。
1985年拍摄的深圳市污水处理厂(现为水质净化厂)全
1985年,“要离开深圳,还是留在深圳?”对转业不久的基建工程兵指战员们来说,这是个大考验。每每召开大会或小会,指战员们都沉默无语,都在聆听领导们在说啥,会不会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有用,自己的梦想能不能实现!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打转。弹指一挥40多年,当年集体转业时平均年龄28岁的指战员们,如今成了平均年龄68岁的退休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