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 月 29 日下午,《影像深圳家谱》第七季图片展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二楼开幕。第八届 “全国道德模范 ”张莹莹,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深圳市文化局原局长苏伟光,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叶晓滨,深圳著名老摄影家陈宗浩,广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深圳报业集团原图片社社长陈伟,深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深圳市艺术摄影学会会长苏伟明,深圳晚报编委、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青,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绿色专业委员会主任、前海引绿科技公司、中桐地产董事长杨洪祥,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职业摄影协会会长余海波,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港深珠澳摄影联盟主席秦军校,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霍金术,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对现,深圳市摄影家协会顾问、深圳市女摄影家协会主席郑丽萍,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秘书长罗亚君等嘉宾与 100 多名摄影师和家庭代表参加了开幕仪式。
《影像深圳家谱》项目自 2013 年诞生,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晚报主办,深圳市摄影家协会、深圳市新闻摄影学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深圳职业摄影学会、港深珠澳摄影联盟、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协办的深圳城市大型影像艺术项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 “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影像深圳家谱》走进深圳家庭的第8个年头。该项目计划每年拍摄100个深圳家庭,用10年完成对1000个深圳家庭的拍摄,用影像记录深圳人的全家福,成就一部城市文化的史诗巨制。每年,深圳晚报影像团队都会为此推出一本大型画册,拍摄一部纪录片,拍摄的家庭图片在展览馆、深圳地铁广告屏、深南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的公交站亭及户外视频等城市核心公共空间进行展出,全方位覆盖深圳,参展人次每年都超过5000万。
在开幕式上,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叶晓滨致辞。他表示,深圳晚报多年以来,孜孜不倦地做着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树碑立传”的事情,把宏大的历史叙事与普通人的梦想与奋斗结合起来,让普通人成为历史的主角、城市的主人,从而让这座城市的发展道路上散发着人文的精神和人本的品质。《影像深圳家谱》项目将进一步弘扬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大力弘扬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为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而做出贡献。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党委书记、总编辑叶晓滨致辞
深圳晚报编委、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青介绍第七季《影像深圳家谱》的执行情况。他介绍,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从年初,深圳晚报就开始组织策划“影像深圳家谱”第七季的征集、拍摄、采写工作,重点聚焦了大部分党员家庭。今年,项目还组织摄影家首次赴深汕合作区聚焦深圳派驻的优秀典型干部党员代表和本土“领头羊”奋斗者家庭代表。即将到来的 2022 年,是“香港回归 25 周年”,也是党的 20大召开之年,第八季《影像深圳家谱》计划邀请更多更有影响力的摄影家参与其中,开拓新境界,再创跟上时代脚步的精品力作,用影像凝聚起力量,向世界讲好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故事。
▲深圳晚报编委、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青介绍第七季《影像深圳家谱》的执行情况
摄影师刘伯良在发言中说,从 2014 年开始参与《影像深圳家谱》拍摄,他连续参加了7季《影像深圳家谱》的拍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被无数个深圳家庭的故事所感动、所震撼。刘伯良表示,这份家谱,是记述深圳血缘世系的载体,是记录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繁衍赓续的图籍,他希望这个项目能越办越好,把有深圳特色的历史、人文展现出来。
▲摄影师刘伯良发言
开幕式上,领导、嘉宾向部分家庭代表赠送《影像深圳家谱》第七季画册并合影留念,现场气氛热烈。
随后,领导与嘉宾移步展览区参观图片展,拍摄家庭在自家照片前拍照留念。
文/汪新才
图/马锐、刘伯良、郑丽萍、李煌稳
视频/杨丹枫
开幕仪式现场《影像深圳家谱》第七季画册正式推出,画册收藏了100个特区家庭的梦想足迹。
▲黄海帮家族:扎根深圳并与这座城市共成长
刘对现 摄
黄海帮在深圳出生长大,他的父辈在改革开放之初踏上了这片热土。在佳兆业集团,黄海帮主要在城市更新领域深耕。目前家族成员在深圳各个领域发光发热,都在为城市的发展出一份力。"我们对深圳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里奋斗的同时也见证了深圳的飞速发展,相信深圳的未来会创造更多发展奇迹,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
▲刘高明家庭:见证深圳出入境信息化的发展与变迁
苏顺清 摄
刘高明是陕西扶风县人,20岁应征入伍,因在部队表现优秀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响应中央军委号召跟随部门挥师南下,参加深圳经济特区的基础建设。1984年12月底调到深圳市公安局工作。2018年,时任深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二级警长、三级警监的刘高明退休回家,与妻子开始享受天伦之乐。
▲刘树全家庭:工作做得越细越好
苏顺清 摄
刘树全是四川泸州叙永县人,1969年2月应征入伍,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随部队南下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1983年所在部队集体转业深圳,改编为深圳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担任施工队队长。1995年调入深圳市建业公司,任安全管理员至退休。在工作岗位上,他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
陈永林家庭:坚守初心 用心做好工作
苏顺清 摄
来自四川中江的陈永林,1964年入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多次获得团营嘉奖,3次荣获“五好战士”称号。1982年随部队南下支援深圳建设。1983年部队集体转业留深,任深圳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406队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1993年6月调至深圳市环卫处机关工作,历任环卫处综合管理科科长、机关党支部书记、工会副主席等职。被城管办工作委员会10次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9次“先进生产工作者”,6次“职工之友”等。2006年退休,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王梦喜家庭:“义工侠侣”助力社区服务
苏顺清摄
1957年,王梦喜出生于陕西市三原县一个普通家庭。21岁的时候穿上军装,踏进部队。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时,他便定决心要当一名合格的士兵。“听党话,不怕苦、不怕累”成了他的座右铭。2008年,王梦喜因心脏病提前退休。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义工活动,此后一有时间便去参加义工活动。他还动员妻子于常娥一起参加,夫妻俩同心戮力、志同道合从事义工服务,成为当之无愧的“义工侠侣”,为创建美好深圳发挥余热。
▲李吉超家庭:见证深圳医疗事业的发展蝶变
苏顺清摄
从基建工程兵军医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吉超从1983年转业深圳后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40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很庆幸也很荣幸能够跟深圳一同成长,我在这里见证了一座伟大城市的崛起,在不懈奋斗中收获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李吉超说。
▲蔡国强家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郑丽萍 摄
蔡国强曾任中金岭南公司副董事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职务。曾获得许多项国家、省、市荣誉,包括深圳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深圳市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说自己能有今天,是因为从小受父亲影响,他的父亲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也是一名中共老党员。
▲赖燕玲家庭:雅园宾馆“拓荒牛”
郑丽萍 摄
赖燕玲祖籍广东珠海斗门,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深圳市雅园宾馆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她曾获得“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深圳市总工会先进女职工”、深圳市“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不平凡的人生。
▲唐桂生家庭:见证深圳从拓荒到腾飞的巨变历程
郑丽萍 摄
1982年6月,不满19岁的唐桂生来到深圳市委办公厅工作。扎根特区39年,先后荣获全国机要交通一等功、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一家四代为特区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带来的天伦之乐!
▲沈彤家庭:为中国脊椎病公益科普助力
刘伯良 摄
岭南名医沈彤谦和儒雅,很有学者风范,擅长诊治颈椎病、腰腿痛、青少年脊椎侧弯。“龙氏治脊疗法”主要传承人、深圳市龙脊康诊所首席专家。2012年,他获评世界脊柱健康联盟“十大学科带头人”,2017年当选为第一届广东省针灸学会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作为一名多次被广州医科大学、广医附属第一医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有31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说自己的新使命是:“做好脊柱健康的传播者,成为中国脊梁的守护者”。
▲冯占奎家庭:从齐鲁到深圳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
刘伯良 摄
冯占奎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山东省第八届政协委员。2001年作为高级美术专业人才调入深圳,告别文化深厚的齐鲁大地,来到新锐年轻的科技之城深圳,山东籍知名艺术家冯占奎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参与组建社区画院,多次策划社区画展和辅导活动,积极为深圳社区文化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