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3.145.163.5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传真:0755-25728897
     电话:0755-25728897 
           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南澳舞草龙概况
 
 
一、所在区域及其他地理环境
 
   南澳街道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最南端,东临大亚湾,西临大鹏湾,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65公里,与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平洲岛最近仅2海里。属海洋季风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雨量充足,海洋资源丰富。
 
 
二、历史渊源
 
   南澳“舞草龙”是南渔社区渔民在长期海上生活习作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草龙拜祭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舞草龙”又称“舞火龙”,是南澳渔民极具特色的风俗。
 
   南澳渔民因长年生活在船上,一年四季最怕的就是海上刮起的龙飓风(即龙卷风),为此,每逢初一、十五渔民在船上架起香火,朝天跪拜,祈求马祖保佑四季平安。相传有一天晚上,马祖显灵托梦给南澳人,说每年在正月初二晚上以舞龙的方式来压制龙飓风,可保风调雨顺。后来,南澳每年年初二都组织渔民上山割来剑草,然后扎成龙状,由数十名男人一边舞动草龙,一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朝海祭拜。最后,点燃化为灰烬,意指龙归大海,来年风平浪静,出入平安。
 
   南澳舞草龙起源具体的时间目前没有文献记载,但据南澳公社渔民大队支部书记现年73岁的李容根讲述,四十年代初,在他十来岁时就看过他父亲舞草龙,他母亲也说过他的祖父也是舞草龙活动的参与者。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就是舞草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出采访画面),据李容根老人说,南澳舞草龙活动其实在清朝时已经很盛行了,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只是在“文革”时才停舞了十多年,改革开放后又重新兴起。如今每年年初二都要举行舞草龙活动。
 
 
三、基本内容
 
    舞草龙主要分为“扎龙”、“舞龙”和“送龙”三个部分。
 
    草龙是用山上剑草捆扎而成。年初二上午把剑草割回来晒干,下午三时左右,渔民们挑来准备好的干草垛,用绳子把草扎成每节1米有弧度的并用有叉的1.2米长木棍牢牢撑住的龙身。每条草龙扎的节数按村中男丁多少来定,如果全村有男丁百余人便扎60节以上。节与节之间用红绳子连接起来,这样便形成一条八、九十米的长龙。整条草龙由龙头、龙珠、龙身和龙尾所组成。龙头,需用大箩筐做底衬,两支手电筒作眼睛,以前多是用多柱香捆扎而当眼睛。龙头额前挂上一个五寸大圆镜子,以作照妖驱邪。还要配上红红绿绿的一堆饰物,使龙眼、龙须、龙角、龙鳞活灵活现。此外,还要扎圆的龙珠和三叉形的龙尾。最后,在龙头、龙身插上香火。一条巨龙便形成了。
 
    晚上7时,把扎好的草龙搬到天后庙门前小广场上,舞草龙者就位,锣鼓敲响。经精选的百余条渔民汉子身着黄衣衫、头系红绸带,威风凛凛地站在草龙旁。先把草龙身上的香火点燃,草龙便变龙了火龙。接着由有威望的长者进行点睛仪式。然后,一精壮汉子高擎火龙头,年长者分站两旁作护送,龙头一套锣鼓队,龙尾一套锣鼓队,擎龙者向着天后庙跪拜,舞龙者将龙头俯首作三拜。完毕后,将龙头转向广场,龙身立即转后,向南方拜三拜。紧接着舞龙开始,此时,擎起的龙头两眼射出亮光,龙须飘逸,龙身点燃的香火闪闪发亮,形成一条长长的火龙向着渔民村进发。舞龙行进中,龙头动,龙珠跟着动,舞龙头擎向右,龙尾就摆向左,火龙逶迤曲折地前进。舞龙者还有一定步伐,要走八字马步,进三步,停一步,由擎龙头人掌握引导,舞龙者按步行进,做到全体舞龙者步调一致。舞龙头者费力大,需有15人换舞,龙珠有5人换舞。一条红色的长龙伴着锣鼓声且舞且进,浩浩荡荡,甚为壮观。火龙舞至渔民村前街上,所经之处,无论是民居,还是店铺,都在家门口点燃红烛,奉上生果、水酒,燃放起爆竹和纸宝,要放完爆竹龙才能通过。大户人家男丁多放鞭炮也多,通过时间较长。此时,整个渔村一片欢腾,一派节日喜庆景象。一般历时二个多小时。
 
    晚上8时30分左右,舞草龙队伍来到月亮湾码头,举行“化龙”仪式。先举龙向西北方向拜三拜,然后把龙头放上,龙尾放下而堆在一起。接着烧纸宝蜡烛及龙衣,并再拜三拜,最后点燃草龙,并燃放起爆竹。全村男女大小都来送龙,围观群众站在海堤上,也把手中各色彩珠投向大海。一时间,鞭炮、锣鼓齐鸣,码头火光冲天,场景蔚为壮观。待草龙化为灰烬时,人们各自带着吉祥慢慢离去。
 
 
四、基本特征
 
    “舞草龙”是南澳渔民长期在海上生活和作业习俗中形成的别具一格“文化空间”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是南澳渔民独有的娱神娱人的民间狂欢节。
 
    南澳的舞草龙是当天上山割草,当天扎龙,当天舞龙,当天化龙,所有程序都是在一天之内全部完成的,这是区别于任何一个地方的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舞蹈。
 
 
五、主要价值
 
    “舞草龙”体现了古老的南澳渔民的社祭文化,承载着南澳渔民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这对研究南澳渔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情况,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外,“舞草龙”是深圳渔民文化的精髓之一,它集中体现了渔民文化的思想、信仰,以及南澳渔民凝聚民心、对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舞台,所以它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六、濒危状况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近20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深圳地区渔民的生活方式有了重大改变。长期以来维护和支撑着渔民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正在发生急剧变化,渔民传统社会的海上生活作业文化日益衰退,传统的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加之村落户籍人口不断变迁,使得“舞草龙”活动赖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年青人大多数不太热衷于这项民间艺术活动,使这一古老的渔民民间文化活动将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
 
 
七、保护措施
 
    目前,南澳“舞草龙”活动得到区、街道各级领导的重视,在南澳街道已经成立了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办有领导分管,社区有直接责任人,做到有人指导,有人监督检查,切实做好保护工作。现在,南澳街道办每年都会从文化活动经费中拿出十五万元经费用于舞草龙活动的开展。
 
   为了让更多人的认识和了解南澳“舞草龙”这一深圳民俗文化,并且自觉保护和传承,我学会春节期间将针对南澳“舞草龙”活动举办一次摄影创作比赛,并于大年初二组织会员前往南澳拍摄,让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镜头中得到永恒的留存。
 
(文字由南澳街道办事处提供)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4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