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道路通天下
文/段亚兵
这一章主要介绍一位基建工程兵战士周天麟。他在深圳港务管理局工作十几年,爱岗敬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人物小传
周天麟,甘肃酒泉市人。1951年10月出生。1969年2月参加工作。1970年12月入伍到基建工程兵一支队3团。1977年9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部队撤销前为连队指导员。1983年9月部队集体转业后调入市纪委工作。1994年12月调深圳港务管理局,历任办公室主任、港口处处长、港航管理分局局长等职。
先有深圳港后有深圳市?
周天麟1994年调入深圳港务管理局工作,一开始任办公室主任,这让他能够方便地接触到港务局的各种档案材料。爱学习、好研究的他一头扎进了档案资料的阅读研究中。
一进入港口这一行,他就听到了一句话:“先有港口,后有深圳”。说这句话的是上海一家研究港口专业杂志的老编。如果讲述深圳的改革开放史,蛇口先于深圳;而当年袁庚选择在蛇口摆开战场,炸山填海,最早兴建的蛇口码头就是一个五千吨级的客货两用码头,为往来港澳的客商和蛇口及整个深圳特区建设急需的物资提供了方便。因此,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说,上海杂志老编的话说得有道理,至少可以说:“港口与城市同步建设。” 小平同志也注意到了这一点。1984年1月,小平同志视察蛇口工业区时赞许说:“你们搞了个港口,很好。”这句话对港口建设者们有莫大的鼓舞。
周天麟为深圳港区拍摄了大量的精美照片 本人/供图
如果说人们在“城市与港口孰先孰后”的问题上有一些争论的话,那么对“港口为深圳的发展插上了起飞的翅膀”的说法则没有异议。深圳有4种通道通向海外:公路,铁路,空港,海港,深圳在对外开放的交通枢纽方面拥有多样的优越条件,全国没有一个城市能够比得上。
深圳优越的交通条件,给深圳带来了巨大的货物流,统计数据显示,至2016年深圳外贸出口已连续24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能够做出如此出色的成绩,深圳港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中央提出了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在新的发展战略背景下,深圳国际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突出。具有4种对外通道优势的深圳,命里注定将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爱港口的热情浓得化不开
周天麟在港口工作十几年,对港口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他不断用一句话提醒鞭策自己:“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 他努力带出一支“干专业、学专业、懂专业、精专业”的高素质管理者队伍,自己以身作则首先当这样的干部。他敬业爱岗,早出晚归,做好每一天工作。办公室的清洁工反映说:“周局长工作最认真了,每天上班来得最早,下班最迟。他办公室的电灯关闭得最晚。”
周天麟1994年调入港务管理局,2009年退休。这十几年恰好是深圳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他看着深圳港每隔一二年上一个新台阶,创造出了港口建设的奇迹。深圳建市初期市委就做出了开始建港的决定。20世纪90年代初,市委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海港空港)双港起飞”的发展战略。2000年,市委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以港强市”的口号。
2001年深圳港跻身世界集装箱大港前10强。按照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数据,这一年深圳港以507.64TEU的吞吐量,从全球第11位跃升至第8位。全球排名前10位的港口分别是:香港、新加坡、釜山、高雄、上海、鹿特丹、洛杉矶、深圳、汉堡、长滩。(TEU是英文Twenty feet Equivalent Unit词组的缩写,意思是20英尺标准集装箱。)
2002年深圳港吞吐集装箱761万TEU,跃居全球第6位,并连续6年稳居国内集装箱港口第2名。
2003年11月25日,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949.92TEU)标志着深圳港成为全国8个亿吨大港之一。
2004年,深圳港以1365.89万TEU位居全球10大集装箱港口第四位,仅次于香港、新加坡、上海。
而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2016年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97.93万标准箱,连续4年保持全球集装箱港口第三位,排在上海港与新加坡港之后。
优越的交通枢纽条件,加上深圳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让深圳也成为人员流量巨大的城市;人流量转化成为信息流,让深圳成为经济活跃、很适合做生意的城市;火红的生意又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几股流汇成汹涌巨流,形成天量的动力,造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
在下功夫做了一番资料的深入研究后,周天麟深刻认识到了港口事业的价值和荣誉,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岗位。
他喜欢摄影。公休天节假日许多人在家休息、陪家人;此时没有公务缠身、少有来访者的干扰,往往是周天麟深入港口采风的好时间。他背着摄影包,支起三脚架,将各种港口的美景收入自己的镜头里。他拍摄进出深圳港的中外巨型货轮的雄姿,十几年里他看着进入深圳港货轮的个头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深圳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码头变成了世界知名的集装箱大港;他抓拍各国海员脸庞上的丰富表情,海员算得上是工作最勤勉、生活最辛苦、行业属高危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捕捉码头装卸工辛勤劳动的镜头,他们冒酷暑、挥汗水,装卸搬运货物,日夜坚守在岗位上。他还时常深更半夜跟随引航员登轮出海,观察他们引航货轮靠港离港的全过程,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十多年时间里,他拍摄的深圳港区壮丽的港口景色、火热生活瞬间的各种精美图片,发表于各媒体数百幅,悬挂在港航界众多单位的办公室和走廊里。经过几十年岁月,周天麟成长成为深圳港领导、研究港口业务的专家和著名的港口摄影师。
著书立说成为深圳港专家
有了十几年的工作阅历,经过深入刻苦的研究,退休前周天麟下决心要搞出两本书。一本是画册,书名为《天赐良港——深圳港口摄影集》,书中选了470幅照片,其中的413幅是他自己的作品。
编著一本文字书,书名为《深圳港的崛起》。这是一本63万字的大部头书,由海天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内容包括十几年里整理的工作报告、对世界主要港口的考察见闻、工作难点的思考和对策等。这本书是他自费出的,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笑一笑说:“书中的一些内容可能有些敏感,为了保留这本书的一些棱角,避免在领导层层审查过程中被磨平……” 其实周天麟可能多虑了,该书出版后,深圳市交委和港务局的主要领导对此很支持,赞扬说“这是一本历史书、专业书、工具书,编辑出版这本书和画册功德无量。”
2007年6月26日蛇口集装码头景观 周天麟/摄影
周天麟退休的前两年,实际上退而不休,每天照常按时上班,在留给他的一间办公室里收集整理编辑资料,一直为这两本书而忙碌。两本书出版发行后,许多专家拿着书爱不释手,他们评价说:“积累了这么多的资料,而且图文并茂,在全国港口中这是第一本有分量的著作。”国家交通部的一位部门领导评价说:“周天麟是深圳港的一面旗帜。”
笔者翻了一下周天麟《深圳港的崛起》这本书,看到他写的许多文章不是一般地泛泛而谈,而是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深圳港口在世界集装箱港口排名中,从一开始根本排不上名次,到2016年连续4年名列第三。“深圳港”是一个港口群的概念,包括了蛇口、赤湾、妈湾、盐田、大铲湾、东角头、福永、下洞、沙鱼涌、内河10个港区,以及妈湾电厂、核电、大鹏LNG等专用码头。但是,在一般人特别是国外的客户印象中,“深圳港”的名字没有像“上海港”、“新加坡港”这样叫得响,原因是我们自己不怎么提“深圳港”,而只是说“盐田港”、“蛇口港”等港区的名字。这种“一城多港”的说法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当然没有“一城一港”的说法影响大、知名度高。为什么大家不喜欢提“深圳港”的名字,还愿意强调具体港区的名字呢?在周天麟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有的港区各自为政,有争当行业老大的念头。这种小心眼,影响了对深圳港口的总体包装提升,不利于对“深圳港”的宣传和发展。
再例如,早在2002年周天麟就注意到了如果税费过高对企业发展不利的问题。他在《港口建设费征收遭遇困惑》一文中(该文刊登于《中国交通报》2002年7月19日),详细探讨了这个问题。大约从1985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征收港口建设费。在原计划经济时期港口由国家投资情况下,适当征收建设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投资主体多样化了。尤其是深圳港口建设,市政府一开始就引导实行了一种新的投融资方式,即由企业自筹资金、自我建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的模式。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谁投资、谁收益”,这样做也能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在这样一种新的投资方式情况下,再收取港口建设费显然不合理。而目前的一些港口收费做法,“把企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文章明确提出,对此必须进行改革。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港口航运等管理方式需要与国际接轨,“港口建设费的征收作为特定阶段的产物应告一段落……”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周天麟说:“最近,玻璃大王曹德旺到美国投资建厂,老板抱怨说‘企业负担的税费过高,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发展艰难’,这件事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周天麟能够对港口建设提出很多想法和建议,与他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有关。他到过世界很多著名港口进行考察,认真学习对方的好经验。他考察美国的纽约/新泽西港、洛杉矶世界港、旧金山奥克兰港等,认为应当学习美国港口行政管理职责分明、管理职能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等优点;他考察荷兰鹿特丹港,对其港口设备高度自动化、港区铁路发达印象深刻;他考察法国马赛港、勒阿佛尔港等,见识了港口计算机信息化系统的先进,看到了中法港口合作的良好前景;他考察德国汉堡港、鲁昂港,领悟到发展海洋经济是港口城市的必然选择、更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考察上海洋山深水港,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建议尽快开展对深圳港影响的研究;他考察珠江三角洲广州港、中山港、珠海港、虎门港、惠州港等,思考如何应对外来因素挑战的对策,尽早解决深圳港发展的“瓶颈”问题,等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周天麟每次出访考察并不是看完热闹后丢在脑后,而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写成文章,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这既可以报给有关领导做参考,也是自己制定工作计划时的借鉴。正是这种虚心好学求教、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思考研究的态度,让他不断地提高工作水平,成为这个行业里的专家。
我国集装箱行业的泰斗、原《集装箱化》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刘鼎铭评价得好:“周天麟不仅是深圳港发展的见证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港航领导者和积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