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万世居2700万未到位 220年客家围屋墙体坍塌
摘自腾讯网
[导读]政府当初承诺的2 7 0 0万元修缮经费却迟迟未到位,世居内越来越多墙体和屋顶在风雨中坍塌,让曾氏族人心痛不已。他们担心,政府再不保护,两百年客家围堡将徒留残垣断壁。
◎以前坍塌的房子就算了,现在好的房子要保护好,再塌下去世居就没了。
———曾在大万世居居住过的居民曾利华
◎现在深圳的文物破坏和古村落消失的速度太快了,跟“深圳速度”有一拼,让人很痛心也很无奈。
◎政府不应只做表面文章,要多听取民间的声音,把对文物的保育和对文化的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廖虹雷
作为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坪山新区大万世居在客家地区享有盛誉。220年的岁月变迁,大万世居虽整体完好,但部分墙体难挡风雨侵蚀而倒塌。2011年深圳文博会期间,大万世居作为坪山新区文化展示园区再次焕发光彩,但随着文博会的落幕,世居回归冷清,政府当初承诺的2 7 0 0万元修缮经费却迟迟未到位,世居内越来越多墙体和屋顶在风雨中坍塌,让曾氏族人心痛不已。他们担心,政府再不保护,两百年客家围堡将徒留残垣断壁。
220年围屋获评省级文保单位
1963年,曾利华出生在大万世居的一栋小房子里,他在世居里住了17年,直到1980年,他随家人从世居迁至旁边的大万村,现在是当地的居民小组长。曾利华对这座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的客家围屋充满了感情,“大万世居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世居每个角落都有我的足迹。”曾利华望着宗祠大门上的“东鲁旧家”牌匾,向南都记者说道。
据曾利华介绍,繁盛时候,大万世居曾居住着100多户人家,居住人口最多时达到1000多人。1984年,“大万世居”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氏族人后来在大万村建起了新房,1995年前后全部搬出了大万世居,老房子则出租给外来务工者,直到2005年,出于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需要,坪山办事处以租赁的方式“接管”大万世居,每年向村民支付约20万元租金,大万世居自此“闲置”。
重放光彩文博会换新颜
尽管常有钟爱客家文化的游客慕名参观,但大万世居的旅游一直未具规模。2011年5月,借着文博会的东风,大万世居成为坪山新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区,吸引了公众的注意。
“文化的高度,决定一个城市的高度,也决定着坪山的高度。”在各类文化大会上,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常说这句话,他认为,以“大万世居”为代表的传统客家文化是坪山的文化之根。
两年前,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投入了近3000万元,修缮了大万世居内部“宝斗心”建筑,并对世居前的月池、世居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整治,还将世居前面的空地建成广场,在比亚迪路边竖起大万世居牌坊。作为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区,当初政府还购买了与客家文化相关的物品,放置在世居进行“客而家焉”展览。当时还举办了一台《客行天下》大型晚会,展现客家人从迁徙扎根坪山到如今枝繁叶茂发展的过程。大万世居当时的改变,让居民倍感欣喜,世居前的广场也成了居民的休闲之地。
回归冷清墙体坍塌加剧
文博会活动让具有220年的大万世居重放光彩,曾氏族人曾一度认为,这是大万世居重生的一大契机。两年前的那一次整治维护,除了外围环境整治之外,在大万世居内部,政府只对宗祠所在的“宝斗心”建筑进行了修缮,环绕“宝斗心”的外围建筑并未在修缮范围之内,但当时坪山新区管委会曾承诺,将申请近2700万元修缮经费,对大万世居内破损的老房子进行维护修缮。
然而,这一等就是两年。但政府的承诺却迟迟未兑现,大万世居内的部分建筑损坏加剧,两年间,越来越多墙体和屋顶经受不了风雨的袭击逐渐坍塌。
在曾利华的带领下,南都记者在大万世居走了一圈,除了“宝斗心”建筑依旧完整外,世居外围的老房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处处杂草丛生。曾利华说,有一些房子已经损坏了好几年,有一些则是新近两年才倒塌的。
在宗祠右侧的碉楼,半个屋顶已倒塌,走进碉楼,碎瓦片遍地,里面还有一些废弃的灯笼和两年前文博会留下的活动展板。用以支撑屋顶的木梁横七竖八地搁在房子高处,摇摇欲坠。而世居北部,几乎找不到一间完好的房子,好几间只剩下几根残断的墙体,一间将近十米宽的房子屋顶全被掀开。
“这间是前段时间下大雨刚倒的。”顺着曾利华指示的方向,南都记者看到一间面积稍小的房子,屋顶已经开裂,瓦片和木梁挂在上空,将倒未倒的样子,在外围的过道上,摆放了很多“游客止步”的告示牌,曾利华说,担心坍塌的房子造成游客受伤。
曾大姐在大万世居负责保洁工作,她说每次大雨过后,就会出现房子倒塌的情况,她叹气,“说了也没人来修,有什么用?”曾利华则希望政府当时承诺的维护经费快点到位:“以前坍塌的房子就算了,现在好的房子要保护好,再塌下去世居就没了。”
回应
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因修缮设计更改导致延迟
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副局长李伯湛表示,大万世居修缮项目已经获得了广东省文化厅通过,但坪山新区向省里递交了好几个设计方案都被要求修改完善,导致了时间延长。因为大万世居是省级文保单位,李伯湛称希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细致谨慎,如何修缮,使用什么材料等都要严格把握,“要修,就要认认真真修好。”李伯湛认为,任何政府项目的审批和建设都有严格流程,两年时间并不算长。
忧心
文化研究专家:深圳古村落消失速度太快
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廖虹雷表示,相比于福建、梅州等圆形土楼,大万世居等深圳的客家围屋基本上成方形,比较独特,而且围屋建造者多为华侨和商人,既含有海外建筑风格,也结合了岭南当地文化。大万世居的建筑还可以延伸研究客家先人的迁徙文化和当地民俗文化,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角度,大万世居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
廖虹雷表示,这些文物在深圳都是稀缺的资源,不管是社会还是政府都应该百倍珍惜,不然对不起祖先也对不起后代,“现在深圳的文物破坏和古村落消失的速度太快了,跟‘深圳速度’有一拼,让人很痛心也很无奈。”坪山新区曾提出打造“文化坪山”,廖虹雷认为此举令人欣慰,但不能“得把口”:“既要听见楼梯响,也要人下来。”廖虹雷称,政府不应只做表面文章,要多听取民间的声音,把对文物的保育和对文化的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