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志愿者大补城市课
开展城市知识培训,参观深圳博物馆等景观
摘自:南方都市报
摘要:昨日起,2.3万余名大运会赛会志愿者将用8天时间,参观深圳博物馆、少年宫、基督教深圳堂、圣安多尼天主教堂、深圳市清真寺、中信城市广场、万象城等深圳主要人文景点和文化、商业场所,增加本地高校赛会志愿者的城市知识和人文知识。
在深圳读书,不一定了解这座城市。昨日起,2.3万余名大运会赛会志愿者将用8天时间,参观深圳博物馆、少年宫、基督教深圳堂、圣安多尼天主教堂、深圳市清真寺、中信城市广场、万象城等深圳主要人文景点和文化、商业场所,增加本地高校赛会志愿者的城市知识和人文知识。
昨日下午,来自深职院的3000名大学生志愿者首先来到深圳博物馆参观。在深圳改革开放展厅,展示了深圳如何从拥有千年历史的宝安县,发展成繁华大都市,国贸更建设出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志愿者们对这段历史听得很仔细,看得很认真。
据了解,大运会赛会志愿者城市人文知识培训于7月26日全面启动。全市市内学校赛会志愿者和后备志愿者共2万余人将在7月26日、28日、29日、30日、8月1日、2日、4日、6日,分8天分批组织志愿者按照6条路线分组进行城市人文知识培训,每批次培训时间为1天,每批次约3000人,每条路线约500人。
“歌手”驻站乐融融
在麻岭U站,志愿者徐迎军绝对是个活宝,他常在休闲时,一展歌喉。用美妙的歌声为志愿者们缓解一天的疲劳。
这几天,烈日高照,U站里的服务依旧艰苦,为了让同伴们打起精神,徐迎军经常趁着午饭时间,为大家高歌几曲。要问他唱得如何?听过的没人不竖起大拇指。很多市民听到他的歌声,觉得堪比专业歌手。其实,徐迎军已经进入了“放歌南山”的复赛,用他的话说,大运不仅让他把奉献带入了工作中,还融入到了歌声里,他会好好把握,用歌声把志愿者对大运和南山的热爱传递到更多人身边。
徐迎军是一物业公司普通职员,自2009年加入南山区义工联助老组以后,一直坚持服务,加上自身的文艺特长,3年来,他俨然成为了组里的“康乐组长”。

昨日,赛会志愿者们参观深圳人文景观时很兴奋。南都记者 郭现中 摄
2011年7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