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8.118.210.6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传真:0755-25728897
     电话:0755-25728897 
           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摄影课堂
 

 

不一样的精彩:庄重简约回归体育 
 


 

 

摘自:深圳商报

 

 

    昨天至大运会正式开幕还有20天,为做好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各项工作,大运会赛时运行总指挥部当天举行开幕式首次预演,将深圳全城迎接大运的气氛推向高潮。

 

    2万余人参加演练,开幕式庄重简约

 

    昨天的预演从早晨9时30分开始,晚上23时结束,历时13个半小时。参演人员近2万人,中巴、大巴等车辆逾500辆。

 

    演练内容包括模拟运动员乘车从大运村到深圳湾体育中心入场离场、场内不带妆的演出、场馆外各部门的实战对接、观众模拟各客户群的演练、对现场指挥部调度指挥能力的测试等内容,全部流程完全根据大运会开幕式正式举行时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昨晚,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内记者强烈地感受到,演练举行的2011年世界大运会开幕式各项仪式庄重严肃,整个流程时间紧凑,十分简约,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时尚元素表达了青春、动感的主题,全程强调了回归体育,以运动员为主角,和一般大型赛事开幕式有明显区别。

 

    据介绍,为力求“简约”,在正式开幕式举行期间,我市将通过科学组织,尽量不扰民、少扰民,尽可能减少对市民的干扰。

 

    演练按计划进行,交通拥堵未超平日晚高峰

 

    和以往演练相比,昨天举行的大运会第一次开幕式预演时间长、空间跨度和规模大。

 

    预演设立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和分指挥部三级指挥体系。现场指挥部下设仪式与表演、安保维稳、交通保障、供电和通信保障、内宾邀请接待、外宾及港澳台侨贵宾邀请、媒体宣传和电视转播保障、志愿者、随车服务、综合协调10个分指挥部。

 

    据了解,参加预演的各部门都根据各自在大运会开闭幕式工作中的任务,结合开幕式预演安排和有关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进一步分解、细化任务,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工作措施和目标,落实环节责任人,做到“定人、定岗、定职、定目标”。

 

    从现场指挥部记者了解到,昨天的预演全部按照事先计划安排顺利进行,运动员集结运送、入场撤场、引导服务,场馆内的仪式演出,场馆内外的工作环节,各客户群远端集结等不同模块的工作,通过磨合基本达到了融为一体的目标。

 

    根据预演当天交通保障安排,我市多条路段昨日实行了交通管制。现场指挥部汇总得到的消息显示,在集结进入进行演练的深圳湾体育中心过程中,交通管制对全市交通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对滨海大道、滨河大道、北环大道、南海大道的交通影响较大,但仍没有平时周五晚高峰拥堵的情况严重。交警部门负责人介绍说,预演过程中全市交通组织基本顺利。

 

    “感谢市民支持和参演人员辛勤付出”

 

    “昨天正值大暑,天气炎热,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所有参演人员的辛勤付出,保证了此次预演的顺利进行,使得整体演练测试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昨晚预演结束后,现场总指挥、副市长张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对广大市民和全体参演人员表示感谢

 

    据了解,为确保预演质量和效果,昨天参加演练各单位基本都安排实战工作人员参加演练,以便让团队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熟悉、掌握流程。

 

    预演过程中,参加预演的各部门都主动查问题、找漏洞并认真记录。预演结束后,各部门将立即着手总结预演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优化措施,完善细节,改进方案,使各项工作方案和措施进一步贴近实战需要。

 

    中央、省、市领导,老领导、老同志,安保学警,各团队志愿者、注册媒体记者,南山区各界人士代表,教师和学生代表,卫生系统代表,场馆建设者代表,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代表,市直、驻深各单位代表,地铁建设者代表,城管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昨天的预演。 

 

 

 

2011年7月24日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