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体育馆大运团队全面冲刺确保万无一失
以最佳状态迎接八方宾朋,实现“不一样的精彩”
摘自:深圳特区报
昨晚,为期三天的第9届中国·深圳标准舞/拉丁舞世界公开赛在深圳体育馆圆满落幕。
这是继7月2日“和顺杯迎大运排球赛”之后,深圳体育馆的第二次大运测试赛。此次测试赛主要是对场馆水、电、空调、照明、安保、媒体、礼宾等有关方面进行满负荷测试。
测试赛一切进行顺利,赛事流程得到参赛选手、技术官员的高度肯定。但场馆运行团队硬是“鸡蛋里挑骨头”,发现指引标识不是十分清晰等问题,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大运会工程建设与保障指挥部部长解汝成带领项目负责人现场办公,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本次大运会,深圳体育馆承担了男女排球预、决赛共29场比赛,将决出男女排球两枚金牌。大运会福田赛区委员会副主任、深圳体育馆场馆主任黄漫娥告诉记者:“深圳体育馆在软硬件设施上均已准备就绪,已进行了两场测试赛演练,各方面的筹办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深圳体育馆大运团队正全力以赴,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筹办任务,以最佳状态迎接八方宾朋,实现‘不一样的精彩’”。
运行团队:精心办大运
重要工作提示:1、2、3、4、5……
协调以下问题:1、2、3、4、5……
这是深圳体育馆运行团队每天的信息快报,通过手机短信定时发送至团队中每一位队员。“感觉就是每天都有一大堆事压在身上,不完成不行。”深圳体育馆运行团队常务副主任姚山对记者说。
深圳体育馆运行团队115人,其中有多位是筹备过北京奥运会与广州亚运会的业务骨干。场馆狠抓团队建设,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一是明确职责,27个业务口都建立任务机制,责任到人,确立了清晰地工作目标,并设立了任务倒排时间表;二是严格管理,建立并执行了考勤、例会、资金管理、信息报送、责任倒查等制度,使整个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
目前为止,体育馆已召开团队工作会议23次,团队主任办公会议5次。组织各类培训10次,各种演练23次,内容包括各业务口通用知识、专业技能、岗位知识、消防安保、突发应急等,大大提升了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更好地服务大运,深圳体育馆在筹备大运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各种服务元素。如为满足残疾朋友的观赛需求,场馆新建和改造了专门的残疾人座位、残疾人洗手间、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等残疾人设施;场馆各流线设计上,都尽量从方便运动员、裁判员、技术官员、记者、观众等使用人的角度出发,缩短流线距离,将较长流线预留给场馆工作人员。为促进外国朋友对深圳的了解,增进友谊,场馆将在媒体休息区准备一批介绍深圳特色的宣传资料供外国记者免费取阅。从提高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在志愿者分配时,将绝大多数的英语专业志愿者分配到了竞赛、媒体等与外国朋友交流较多的业务口。近期场馆还将邀请海伦英语主播徐海伦为场馆运行团队进行培训,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此次参赛球队的文化背景,提高大家的英语交流水平,确保赛时能为外国朋友提供更好的服务。
志愿者团队:青春办大运
深圳体育馆有一支以379名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当中近300人来自于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也有来自海南、广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省的志愿者代表。他们以“我在这里,青春更精彩”为理念,自愿牺牲假期时间,以微笑参与大运,用汗水服务大运,为青春留回忆,为大运添光彩。
自今年4月份起,他们就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各项志愿者培训。两个月来共组织全体志愿者参加了大运英语、媒体宣传与沟通技巧、外事工作常识、文明礼仪、应急处理、安全防范、医学救护、大运文化等8项通用培训课程。6月16日场馆与志愿者队伍在全市率先完成业务口与志愿者对接工作,16个业务口34名管理人员来到深圳大学与各自志愿者进行了对接与交流。此后,场馆先后3次组织对志愿者进行了排球竞赛知识培训、专业岗位培训。
在两场测试赛中,志愿者经受了考验。他们以青春微笑展现了志愿者的良好形象,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圆满完成了任务。尤其是赛场志愿者,在六个半小时的服务中一直背对赛场,面向观众,赢得了场馆团队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安保团队:平安办大运
为了确保大运期间场馆安全,6月起场馆安排警力对场馆的各个角落进行严格查验布控,严格实行进出证查验制度,认证不认人,并专门安排便衣小分队入馆检查、模拟偷盗,对场馆安全进行全面排查。场馆安保团队在日常工作中还进行了反复演练和培训。如6月10日下午,深圳体育馆组织了消防培训和演练,市消防支队、现役消防支队、福田消防监管大队等有关方面领导,体育馆核心团队成员、27个业务口负责人、志愿者代表参加了消防培训,观看了消防知识案例视频并学习了消防栓使用方法,体育馆所有人员参加了演练,成功完成了疏导工作,并在西广场实地进行了灭火演习。
测试赛上,安保团队按照大运会正式比赛的安保标准来统筹测试。在测试赛前,深圳体育馆安保团队特邀有关专家对全体注册安保成员进行安保相关内容培训,并在演练现场进行指导,就突发事件的处置作了安排,确保以“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标准做好大运处突安保工作。
老馆新貌:节俭办大运
作为深圳最早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此次大运会,深圳体育馆深入落实“节俭、低碳、环保”的理念。为保证比赛和安全,场馆只对电子显示屏、电梯、变压器等重要设备进行了更新,其他设施设备只进行了少量改动,大多是在场馆原有的基础上修缮后投入使用的,并未大动干戈进行改造。
针对功能房不足的问题,场馆因地制宜,租用周边4间商铺,并尽量压缩运行团队办公用房,腾出23间办公室和6间仓库作为功能房。办公设备实行“能借的不租,能租的不买”的原则,场馆原有的办公用品和办公家私尽量提供给赛事使用,各功能房的桌椅大都是亚运会所使用过的。目前场馆17个维修改造项目和所有搭建项目已基本完成。所有功能房已全部确定,场馆通用物资已全部到位,专用物资也已大部分到位,剩余物资也将于近期陆续抵达场馆。
此外,考虑到赛后方便市民使用,减少恢复费用,许多设计都进行了灵活处理。如避免墙壁受景观形象张贴的磨损,赛后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进行修复,场馆景观形象布置将绝大多数的腰线改为了挂旗。

深圳体育馆大运测试赛参照正式比赛标准
拉丁舞世界公开赛对场馆进行满负荷测试

排坛名将郎平对深圳体育馆软硬件设施给予充分肯定
2011年7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