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8.191.236.17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传真:0755-25728897
     电话:0755-25728897 
           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学会动态
 
 
贵州三都县姑鲁寨石头产蛋揭秘
 
文/图:石践
 
      据三都县旅游局介绍,景区内的姑鲁寨为中国水族原生态村落,石头产蛋更是世界之谜,看点相当多。 
     
     石头产蛋之谜玄机难解 
 
     在姑鲁寨东南面约0.5公里的一个小山沟内,于绿树杂草间的山腰上裸露出一块崖壁,长约100米,崖高约6米,表面极不平整,高处,几块巨大而尖利的岩石横亘而立,极为险峻。奇怪的是,这块崖壁每隔三十年就会自动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一般30至50厘米,呈青亦色,质地坚硬,比重大而且不风化,石蛋上有明显的与树木年轮一样的圆形纹路。据不完全统计,脱落下来被村民保存的已有100多枚,目前全部摆放在景区内供游客观赏,已经显露但尚未脱落的石蛋有60多枚。 
 
     崖壁为何能下石蛋?前来考察的地质专家各有说法。有的说,产蛋崖处在“下泥盆纪”地质层上,在几亿年的时光里,岩石由形成到不断运动挤压,由于原始成分的差异而形成了石蛋;有的认为,是沉积礴石透镜状岩石与周围岩石成分不同,经过上亿年的运动变化后形成独立体从原岩石中脱离出来;有的则从岩石外表木纹分析认为,这是岩石中矿物质的差异在地壳里受热形成的结晶体或叫结核体;也有的生物学家指出,这些石蛋更像恐龙蛋,但经化验并没有恐龙的基因。
  
     还有一种被公认较为科学的说法是:五亿年前的寒武纪,贵州三都还是一片深海,当时有一些碳酸钙分子游离于深海的软泥中,在特定化学作用下它们渐渐凝聚在一起形成方解石结核,经过上层沉积物的不断压实,软泥和结核都变成了埋藏于深海地下的岩石,软泥成了泥岩,而结核成了石蛋,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最后暴露于地表。由于差异风化,泥岩构成的崖壁风化速度快,而结核形成的石蛋风化速度慢,当泥岩层层风化剥落,石蛋就慢慢孕育而出。而由于围岩和石蛋的风化速度大约相差三十年,所以每三十年左右石蛋就自动脱落滚落到山脚。
  
     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石头下蛋至今仍是一个世界之谜。
  
     抚摸“石蛋王”交好运 
 
      在姑鲁产蛋崖的正下方摆放着一枚重约300公斤、截面直径30厘米的石蛋,据说是已经产下的100多枚石蛋中最大的一枚,当地水族人称其为“石蛋王”。
  
     关于“石蛋王”,流传着很多故事,其中之一是这样:很多年前,一对水族夫妇婚后一直没有孩子,整天郁郁寡欢,有一天妻子上山打猪草,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天昏地暗间发现这枚石蛋发出两道闪亮的光辉,犹如婴儿一双明亮的眼睛在闪动,也许是因为思子心切,自此后,这位妻子对这枚石蛋非常虔诚,每天都到这里用手轻轻抚摸石蛋,祈祷石蛋能够给她带来奇迹,果然,心诚则灵,第二年她成功产下了一大胖儿子。
  
    到姑鲁产蛋崖看石头下蛋固然令人向往,数以百计的水族男女身着盛装手捧九阡酒唱着敬酒歌于寨门迎宾、吹着芦笙和长号表演民族风情、换上水族服饰亲身体验神秘的水族祭祖仪式等也会让你流连忘返的。
 
 
 
10月27日,三都水族自治县姑鲁产蛋崖旅游景区正式开园
 
 
园区内田园风光幽雅恬静
 
 
临街新修的建筑无一例外都有卫星天线,反映未来接待质量还是不错的
 
 
路边村民在制作某种食物,问了几遍也没搞明白食物名称的写法
 
 
纺纱织布马尾绣,都是当地妇女的拿手好戏
 
 
村民用喷灯烤牛皮烧牛毛,游人看了都夸他们太有才
 
 
水族姑娘的微笑有点蒙娜丽莎
 
 
 
相传摸石蛋能够生下大胖儿子,不知道这几位姑娘嫁了没?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0年11月4日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4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