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1.127.12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爱心结成深圳最美的风景线


摘自:深圳商报

 

洪涛雕塑作品《丛飞爸爸》 (资料图片)


口号来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原是一句印度古谚,但是在深圳,这句格言现已成为深圳义工的独特理念。从1989年深圳义工联开始筹备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义工已成为深圳最温馨的一道风景线。很多深圳市民对当义工极有热情,上门报名做义工的市民每天都能达到上百人。 


     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巫景钦是义工联第一批老义工。巫景钦告诉记者,深圳的义工事业,最初起源于一条小小的热线服务电话。深圳特区成立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纷纷来深圳创业,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很多青年都感到遇到困难时无处诉说,他们迫切需要来自社会机构的救助和服务。


     1989年9月,包括巫景钦在内的19位富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的青年,在共青团深圳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开通面向外来务工青年的“为您服务”热线电话。“为您服务”为那些渴望倾吐心声、宣泄情绪和寻求援助的外来青工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并由此开创了中国内地义工服务的先河。1990年,由46名义工组成的“深圳市青少年义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注册成立,我国内地首个义工团体在深圳正式成立。


     巫景钦回忆说,深圳义工联创立之初,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义工,他们在1989年提出了“助人·自助”作为深圳义工联的口号,1993年,不知是谁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写进了当年的义工培训手册,对“助人·自助”这个口号进行更明确的解释,“没想到,这句用来解释的话却因为它更为优美的表达方式、更进一步的内涵解释,很快就被很多人记住了,并成为深圳义工联的新口号并一直沿用至今”。如今,鲜艳的红帽子、红马甲已经成为鹏城大街小巷一道最美的风景,巫景钦说,用与玫瑰色接近的红色装点义工的最初想法,也是来自这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3月5日是深圳义工节。今年,深圳市义工服务迎来20华诞。在这座年轻城市里,义工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日益蓬勃兴盛,已拥有了注册义工18万。“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义工精神逐渐深入人心,“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渐成时尚。据统计,20年来,深圳全市累计超过300多万人次参加了义工服务,深圳义工的服务已发展为20大类30多个项目,包括残疾人服务、老人服务、病人服务、孤儿服务、帮教服务、社会调研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诸多领域。


     专家解读


帮助他人 完善自我


     深圳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易松国博士一直非常关注深圳义工的发展,在他看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观念在多年前不但清晰明了地树立起深圳义工的形象并让深圳义工的理念迅速传播开来;在未来,这个观念也会因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发扬光大。

 
《文化广场》:这个观念之所以在深圳产生或在深圳叫响,和它产生的时代有无关系?


      易松国:这个口号由义工联提出,那么这个口号与义工联这个社会组织的定位、角色有着很大的关系,义工联要动员市民们做义工去帮助别人,提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口号是作为组织的一个宗旨,寓意是帮助人服务人,这个服务宗旨既生动又易懂,听到的人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送人玫瑰就是帮助别人,手有余香就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回报。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做义工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好事。因此,这个口号非常有利于义工形象的树立以及理念的传播。


     另一方面,这个口号还可以回答关于做义工的两个问题:做义工是干什么的?是为了帮助别人。做义工对自己有什么作用?能让自己的精神更充实。这个口号也可以看作是义工联这个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个口号来动员社会成员加入义工的队伍。


《文化广场》:这个观念为何能够得到广泛传播?


     易松国:首先,这个口号生动、形象、直观,接近生活。这有利于它的广泛传播。其次,口号的传播与义工联这个组织的有效宣传有关系,义工联选择这个口号并且宣扬它,让更多的人了解义工联这个组织与帮助别人的价值所在。第三,这个口号和义工联的目标、定位很贴切,话语本身就很有感召力。我们知道,深圳其实是个很有爱心的城市,它与其他城市相比,义工数量更多,服务观念也更强。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时候,精神上的满足也自然就成为了必须。物质文明发展了,精神文明也要相应提高。深圳的经济发展很快,深圳的市民有能力与愿望去做义工。另一方面,深圳这个城市有自己的特殊性所在,它是移民城市,来务工的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在深圳得到了关爱,也会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所以,深圳很多年轻的外来工也很有爱心,他们也许在经济上能力不够,但是他们也有这样帮助别人的精神追求。最后,我觉得这个观念的广泛传播与深圳的文化氛围也有关,帮助别人愉悦自己已经成为了深圳的一种社会氛围。


《文化广场》:如何看待这个观念在今天的价值?


      易松国:这个观念会一直继承发扬下去。在今天这个社会,虽然很多东西与观念发生了变化,但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作为一种信念与价值观深存于每一个深圳人乃至中国人的内心。我认为:首先,社会是个整体,每个人都不是在社会中孤立存在,不管你处在社会哪个层面,你是富裕还是贫穷,都会需要帮助与关怀。经济发展了,在强调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的今天,更加需要这种“利他”的主义与精神。其次,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经济发展之前我们注重物质文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义工的行动就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做义工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也体现了深圳居民的素质。再次,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人的素质与生活都在提高的今天,做义工既是素质的体现,也是每个人生活与精神的回报。


2010年10月27日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