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街拍这一起源于欧美国家、通过用相机捕捉街头的时尚、传递民间时尚元素的街头文化正凭借其多元化、亲民的特质,成为年轻人最爱的时尚话题之一。
“犀利哥”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令其发红发紫的“街拍”却更加火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各大网络和杂志版面。无论是学习照片中人物的穿搭,还是在网站论坛上发帖转载,抑或是自己拿起相机做一回拍客。街拍这一起源于欧美国家、通过用相机捕捉街头的时尚、传递民间时尚元素的街头文化正凭借其多元化、亲民的特质,成为年轻人最爱的时尚话题之一。
年轻人的时尚参考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张晗看街拍照片已经有一年多:“平时没事的时候都会去有关的论坛上看街拍图片。”看完街拍的照片,张晗也会试着学习其中的穿搭:“主要是从中学习一些穿着经验,学校范围太小,有时也比较单调,不能算是潮流。”
与明星街拍照片相比,张晗更喜欢平民街拍照:“明星的街拍如果拿来借鉴的话经济水平有限,好看但买不起。平民的街拍就不同了,更接近自己的生活。”
据记者了解,年轻人之所以选择平民街拍图片来效仿,是因为其不同于T台秀,高矮胖瘦都有,造型更丰富也更生活化,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
街拍流行幕后推手
什么东西一旦上了网,其结果不可预计。如果说,街拍本身代表着平民的时尚而备受青睐,那么网络则成为其广泛传播、扩大影响力的背后推手。
短短几年内,国内就出现了“街拍第一站”“潮流天天秀”等许多专业街拍网站。另外,不少网站也纷纷转载街拍图片或设立专门的街拍版块。网络上传门槛低、更新迅速,几乎天天有新照片上传,便于网民及时获取流行讯息。
在武汉,刘侃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创办了join-us网站,其中的街拍版块颇受欢迎。在江汉路上,经常就可以看见join-us的摄影师守在那里,观察来往的行人,遇到穿着时尚的就会上去邀请他们参与拍摄。
应防止侵犯肖像权
街拍最初在国内的发展遭遇了侵犯肖像权的尴尬,许多人并不清楚街拍的目的与意义,加之腼腆低调的性格,对街拍客避而远之。
出于对被拍摄者的尊重,以及呈现更优质的画面效果,许多街拍客选择“干扰拍”的方式,即在拍摄前与对方事先沟通能否拍摄。
随着街拍照片被广泛转载,街拍潮流也更加深入人心。被拍摄者在镜头面前不再是低头捂面,或者是低调的侧面,而是一个个摆出最喜欢的姿势,微笑以对。
“滚叔”从事街拍工作3年多,被要求删除的照片仅个位数。他认为,选择街拍对象的标准是潮流与前卫,所以无论拒绝还是答应,其实心里面都是高兴的。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老师任敏认为,街拍的流行,首先是由于具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有更多精力去打扮自己;其次,年轻人崇尚自我、张扬个性,街拍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另外,街拍展现了当下年轻人对潮流的见解,相对于“自拍”这种经过修饰的东西来说,更自然、真实,因此也更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