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偏见的目光
一个摄影家,必须秉持自己独有的、穿越偏见的目光。
当他选择一个对象来拍摄的时候,肯定是这个对象的某些特征引起了他的关注,这与一般影友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选择性是摄影的基本特性,摄影人的能动作用就体现在选择上。 但摄影家是能够深入拍摄的人,绝不会停留在表面上。他通过进一步的跟踪和了解,非要挖出不一般的东西来不可。我们发现,在这里,摄影家的目光,可以穿越阶级、阶层、职业、身份的偏见,摸到更加真实的现实存在。
我们在日久天长的学习和工作中,不由自主地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许多新鲜事情我们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尤其是我们常常觉得对现实里的人或事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不用特意去认真看,于是乎事物之间的不同、新苗头,都被忽略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阶级、阶层、职业和身份等社会关系的局限里,比如城市人与农村人、有钱人与穷人、主流人群与边缘人群、男人与女人,都常常互有偏见,这些偏见会影响我们的镜头语言,一是把许多该看到的忽略了,二是该深入拍摄的没有认真去拍摄。
作为摄影家,就是在接触到应该拍摄、想拍摄的题材后能够超越以上这些局限和束缚,认真地看待拍摄对象,深入进去,了解、认识、体验拍摄对象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会在拍摄中。这样,他就给社会、给读者提供了新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以专业影像的强烈质感和现场氛围,逼迫读者去看、去想,最后达到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目的。只有摄影者的目光穿越偏见,作品才能超越局限,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说,摄影家就是在穿越偏见中确立自我的。
穿越偏见的目光,应该是摄影家的视觉习惯,应该是摄影家的职业追求。
目光,那执著的目光,深邃的目光,穿越偏见的目光……
2010年9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