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活动 凝聚人心的盛会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谈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活动
来源:深圳特区报
再过几天,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30周岁的生日。
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如何让全市千万民众共享大庆之年的喜悦,在参与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中,一起回眸特区建立30年的筚路蓝缕,一起凝神聚气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做好纪念活动的各项工作,我市成立了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并把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市委宣传部,组织、协调、督办各项活动。昨天,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市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刘佳晨,请她解读各种庆祝活动的特色和亮点。
精心策划,让庆祝活动成为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盛会
记者: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30周年庆祝活动内容丰富,牵涉到多个部门,市委宣传部是如何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的?
刘佳晨:纪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宣传部,我们对30周年庆祝活动高度重视,积极发挥组织、协调、督办职能,经常是三天一开会、两天一碰头,会同多个部门进行精心策划和制定方案,及时解决各种活动推进中碰到的难题,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纪念活动的稳步开展,力争把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活动办成广大市民共庆、共享、共思特区改革发展成果的盛会,成为振奋精神、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盛会。
为推进各项活动有序开展,我市还成立了庆祝活动的工作机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活动工作组,工作组下设7个小组,分别是会务组、材料组、场馆组、接待组、宣传组、安保组、活动协调组,其中,活动组和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牵头。
庆祝活动既立意高远又精彩丰富,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记者:再过几天,全市人民将欢庆深圳30岁生日。在特区大庆之年举办的各项庆祝活动会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刘佳晨:对于庆祝活动,市委有个总体要求,就是既要隆重热烈,充分展示我市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和特区人的时代风采,鼓舞全市人民的精神和斗志,又要统筹兼顾,注意节俭,杜绝铺张浪费。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对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总体来说,庆祝活动具有四方面的特色。
首先是立意高远。如何把大庆之年变成大干之年,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庆祝活动,认真总结深圳经济特区30年的发展历程,深入思考和努力挖掘特区30年发展历程中深层次的东西和基本规律,更好地激励人们弘扬特区精神,再创特区辉煌。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将举办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大型展览、《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设立改革开放主题纪念公园、召开“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讨会等活动。
其次是精彩丰富。在特区而立之年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得到了各界的热烈响应,经精心策划深圳将推出12项重点庆祝活动,内容丰富而精彩。这些庆祝活动中,既有静态的展览,又有动态的演出,既有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又有互动性很强的评选活动,既有在深圳举办的活动,又有走出去面向全国展示我们改革开放成就的活动……相信通过这一系列庆祝活动,将会在全市营造出迎接特区建立30周年的热烈、喜庆、欢乐的氛围。
第三是广泛参与。我们积极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接受的渠道,把庆祝活动落实到基层、企业、社区、学校、家庭。比如举办了“深圳经济特区30年30位杰出人物”和“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两大评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网友的参与,集全民之力、聚全民之智,总结宣传深圳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此外,深圳首届合唱节等活动也广受市民群众热捧。
第四是影响深远。如何通过庆祝活动,提升城市环境和市民文明素养,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举办各种喜庆活动的同时,我市还将开展公共文明提升行动,通过公共环境改善行动、公共秩序优化行动等5大行动20项活动,引导市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和谐生活方式。
庆祝活动突出市民参与权、享有权、创作权
记者: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我市在策划系列庆祝活动的时候是如何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到特区建立30年的庆祝中?
刘佳晨:深圳是所有深圳人的深圳,只有每个在深圳工作、生活的人都切实参与到庆祝活动中来,我们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首先,我们突出市民参与权,有些活动是由市民直接参与,比如30年30人和100件大事的两大评选活动,是由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来决定的,群众参与热情非常高,仅网络投票目前已超过200万人次。第二,突出市民的享有权,文化活动的成果让市民充分享受。比如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来深圳演出,专门安排了三场演出,分为一个主会场和盐田、渔民村两个分会场,3场演出观众接近8000人,这是把文化活动成果直接送到基层。首届深圳合唱节的135支队伍来自各行各业,参与面之广泛超乎我们的意料。第三,突出市民的创作权,首届合唱节中涌现了大量的深圳原创作品,此外,福田区举办的“深圳放歌”征歌活动,征集了2400多首作品,都是由市民来写深圳、歌唱深圳。
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来深慰问体现了中央对深圳的厚爱
记者: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深慰问演出是庆祝活动中的重头戏,请您对本次演出的活动内容做个介绍?
刘佳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深慰问演出,体现了中央对特区人民的关心和厚爱,市委市政府对本次演出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各单位与组委会保持充分沟通,积极配合“心连心”艺术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演出活动的顺利圆满举行。本次演出明星演员阵容强大,群众演员超过2000人,包括900位合唱演员、600名义工、40余人的滑轮滑板表演队等,将奉献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记者:“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讨会目前筹备得如何,在特区而立之年举办这样的研讨会,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佳晨:这次研讨会规格很高、规模很大,是由市委市政府与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社共同主办,在小平诞辰日当天开幕。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深圳是发展先行、问题先遇、经验先出,深圳不仅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沃土,在深圳举行这一研讨会更显典型意义。本次研讨会已明确70多位市外领导和学者与会,包括多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全市各理论研究机构将围绕特区建立30周年主题推出新的理论成果,目前研讨会已收到论文60多篇。
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2010年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