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市级“非遗”申报启动 
  
(文摘摘自:深圳商报)记者:聂 灿 
  
     
    两年一次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日前启动。记者从深圳市“非遗”保护办公室获悉,由深圳各区选送的20多个项目已正式提出申请,包括客家山歌、内画、剪影等多个项目。据悉,申报时间将延至明年3月,审批结果会在2010年“文化遗产日”对外公布。 
  
   “本次申报将重点关注传统医药类项目、‘中华老字号’所涉及的‘非遗’资源及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有关项目。此外,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尚未建立区级名录的项目,也可直接申报市级名录。”深圳“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程太说。 
  
      随着社会对“非遗”的关注,“非遗”申报门槛逐步提高,申报条件及程序更趋严格。王程太介绍:“本次申报是历届最为严格的一次,不仅要求申报项目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还必须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并有较大影响。” 
  
     据了解,此次申报要求项目必须明确具体保护单位及传承人谱系脉络,各申报单位均需提交清晰而完整的申请报告,制定翔实、具体可行的五年保护计划,并有地方配套经费预算。 
  
     此次申报将传统医药作为重点关注项目,中医药申报向来是“非遗”工作的薄弱环节。在我国1028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中医中药类17项,仅占1.6%;翻看我市“非遗”名录,中医药不过3项,和民俗、传统技艺25%的比例相比相差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