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是第 95654565 位访客! 您的IP是: 10.3.173.4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摄影资讯
学会动态
获奖公告
影赛信息
摄影采风
会员风采
本市新闻
摄影课堂
学会培训
三都摄影
边行边摄
支部动态
学会公告
    为了方便学会会员进行创作、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学会将根据天气情况或学会举办的各项摄影大赛及全国各项摄影大赛征稿有关的活动,不定期进行一些采风创作。组织会员到深圳市各地进行拍摄(详情请参考各活动安排)。</P><P>  官方微博:@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官方微信:shenzhenfps
邮箱:szfps8@126.com
电话:13902968412
             
       

 
首页 -->> 摄影资讯 -->> 本市新闻
 
 
国庆60周年重大庆典背后,参与创作的深圳文艺工作者留下很多感人故事——
 
感知新生活 感恩新时代
 
记者 王俊/文 通讯员 刘对现/图(摘自深圳特区报)
 
   “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深圳编导王昭在排练中晕倒,从两米多的舞台上摔下;参与《祖国颂》国庆音乐会的深圳高级中学合唱团孩子们十多个小时来不及吃饭,依然无怨无悔地坚持彩排;歌曲《走向复兴》的歌词前后修改上百稿,词作者李维福经常夜里两三点还接到深圳市领导短信,共同打磨这首时代精品……
  
     在昨天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大庆典深圳文艺创作表彰座谈会上,许多参与到这场共和国盛事的深圳本土文艺工作者们透露的上述细节,再度为人们还原了深圳宣传文化界为祖国六十华诞激情讴歌、呈现精品的感人画面。
  
     在国庆60年的系列活动中,深圳的文艺工作者以不同的方式感知新生活,感恩新时代,倾诉着深圳人对祖国的祝福。他们的闪亮表现,既是深圳文艺实力的体现,也在深圳文化史册上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笔。”
  
     为共和国生日奉献青春
  
     在举世瞩目的国庆60年盛典中,有许多来自深圳的文化元素活跃其中,将这些活动点缀得缤纷多姿。《走向复兴》等近10首来自深圳的歌曲在活动中嘹亮唱响。作曲家董乐弦、舞蹈家穆青和王昭等来自深圳的文艺工作者,在重大演出活动中担纲主角,为共和国的生日起舞高歌。由深圳参与主办的交响音乐会《祖国颂》在央视播出,赢得了良好反响。深圳艺术家们凭借深厚的艺术积淀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成为其中的闪亮主角。
 
     歌舞《打工谣》是《复兴之路》中最活泼的节目之一,酣畅淋漓地传递了广大打工青年的生活与心声。在这个节目的创作中,深圳市群艺馆的青年舞蹈家王昭成为主力。在深圳长大的他把对打工青年的直观感受融入了创作中,令这段舞蹈充满了雕塑感和表现力。
 
     谁知道,在这段精彩的舞蹈背后,有着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舞蹈排练初期,为了抢进度,王昭经常带领演员们偷偷溜进剧场排练。有一天,在与灯光师进行对光走位时,蹲在舞台边缘的他由于过度疲惫,在站起时突然晕倒,直接从两米多高的舞台上摔下。所幸只是轻微脑震荡。王昭的工作精神得到了总导演张继钢的首肯。当《复兴之路》演出成功,剧组解散时,张继钢在王昭的纪念册上留下了一句幽默的话:“晕倒有功!”王昭说:“无论付出多少,我都觉得值得。”
  
     为来自深圳而感到骄傲
 
     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除了编导王昭外,还有多位深圳文艺工作者在其中担纲创作重任,其中包括为其中3段歌舞担任作曲或编曲的深圳交响乐团作曲家董乐弦。董乐弦是《复兴之路》中音乐创作分量最重的作曲家之一。他不仅为歌舞《闪光的记忆》、回族舞蹈《金色的汤瓶》作曲,而且还为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进行重新编曲配器。他创作或编配的这三首音乐在《复兴之路》中均非常出彩。
  
    董乐弦透露说,其实在为《闪光的记忆》谱曲时,自己和总导演张继钢还发生过一段艺术争执。当董乐弦接到张继钢委派的创作任务时,他对张继钢说:“你不要给我定什么风格,我写完之后你来听,只要表达的情感准确,那就OK。”然后,他根据自己在深圳十几年的经历与感悟,为这首歌曲谱写了轻快活泼的旋律。隔了三天去开会,董乐弦为大家试唱,音乐组组长、著名作曲家孟卫东听完第一句话就大呼“好听”,非常顺利地通过了。
  
    然后歌曲到了张继钢那里,张继钢有些不同意见,他认为应当按照歌曲《征服天堂》的那种风格来创作。而董乐弦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他对张继钢说:“我在深圳感受过那种改革开放的澎湃激情,直觉告诉我这样的音乐处理一定会受到观众的喜欢,请相信我。”最终,张继钢选择了信任这位来自深圳的作曲家,因为他相信“用深圳的感觉来表现改革开放不会有错”。
  
     即便身在北京创作,董乐弦依然为自己来自深圳而感到骄傲。他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与著名指挥家谭利华合作的交响组曲《江姐》首演时,有记者问谭利华:“北京这么多重要的作曲家,为什么找一位远在深圳的作曲家来谱曲?”谭利华说:“早在1994年,我到深圳演出时听到了董乐弦的作品《再创辉煌》,便为在深圳有这样有才华的作曲家而感到惊讶。我选择他,实际上是选择对深圳文化的信任。”
  
     事实上,昨天参加座谈会的蒋开儒、李维福、唐跃生、石飞、黄仁忠等艺术家都表达了和董乐弦同样的心声。在深圳这块热土上,他们提升了对新生活的感知能力,开阔了对新时代的感恩情怀,表达的激情催生了创作的想像力,从而推动深圳文化不断前行。
 
     创作者感言
 
  
     李维福(《走向复兴》词作者)
  
     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到《走向复兴》,深圳歌曲创作的发展连上三个大台阶。在深圳,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创作时都不仅仅是站在广东、深圳的角度,虽然题材也许来源于这块火热的土地,但他们的创作眼光是着眼于世界和中国的,这体现了深圳作为移民城市文化的气度和胸怀,也是文艺创作能够佳作频出的基础。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富有激情,宽容失败,所以我们才敢写一些负责任的大作品。以《走向复兴》为例,深圳市领导亲自参与策划和推动,歌词修改了上百次,我记得有时写歌写到夜里两点钟,还接到市领导发来的短信,建议我修改某个细节,这种热情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城市做得到的。我和曲作者印青都有这样的感悟:深圳的创作团队在全国都是叫得响的,深圳对歌曲创作的热情超过任何一个城市。
  
   
   石 飞(《中国新世纪》词作者)
  
    9月29日晚,央视国庆晚会《祖国万岁》播出后,我收到了几十条短信,那一刻我感慨万千。早在10年前,国庆50周年的天安门广场联欢晚会上,这首《中国新世纪》便和我的其他4首作品被同场唱响。我能深切感受到,这么多年来,深圳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抓文艺精品力作,可以说,是深圳宽松的文化环境给了我歌曲创作的灵感,所以,这荣誉属于深圳。
  
     一个作品真正的艺术价值,需要时间和社会来印证和检验。彭丽媛演唱完这首歌曲之后,曾对北京媒体说:“这是难得一见的主流歌曲佳作。”我想这是因为歌曲中表达的是广大人民的心声与诉求。我们在创作时,一定要站在时代、社会和人民的高度,用作品形象地表达出最具备时代特征的东西。只有创作时的感情最纯真、最朴实、最准确,你才能打动别人,才能造就真正的精品佳作。
  
  
   董乐弦(《复兴之路》音乐主创之一)
  
    这次能参加《复兴之路》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音乐创作,为我们深圳作曲界在北京赢得荣誉,非常高兴。别人经常用惊讶的语气问:“你是深圳交响乐团的?”我说:“是啊。”那一刻确实感到很自豪。本来这次《复兴之路》创作之初,我在跟总导演张继钢合作另外一部舞剧,时间很紧,他不想让我参加。我主动请战,向他要求至少写两首作品。他说:“好吧,既然你从深圳来的,宋小明写的《闪光的记忆》这首歌词就是写改革开放的,你就来为它谱曲。”
  
    我看到这首歌词以后特别喜欢,虽然词面上很简单,但涵盖的内容特别深刻,看得我非常感动,回到家用半个多小时就把这首曲写完了。本来张继钢刚开始有些疑虑,但我坚持了这种风格。毕竟我在深圳呆了将近20年,我对深圳、对改革开放都很有感情,所以我对自己那种感觉相当有自信。
 
 
   
 唐跃生(《祖国万岁》、《爱着你的名字》词作者)
  
   《祖国万岁》等作品能够在如此重要的庆典上唱响,我首先要深深地感谢深圳。这里的环境给了我一个充分自由的创作空间,使我的灵感能够喷涌而出。每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来到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就在构建一种新的文化。
  
    今年以来,深圳启动的音乐工程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催生了一批沉甸甸的作品。我觉得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个创作者有幸能成为音乐工程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是我们最幸福的事。
  
     艺术创作应该有三种意识:自己的生命意识、从内到外的写作意识和角色意识。一个作品是否诚恳,将决定它能影响群众的广度。我的写作态度就是,尽量使我自己和语言之间有种感情和诚恳的态度。语言本身有生命,如果你敬重它,它就会跟你成为朋友,如果你轻慢对待它,就会与艺术产生疏离。
  
    
  王 昭(《复兴之路》舞蹈编导之一)
  
    我是今年4月接到文化部通知,要求赴京参与《复兴之路》的创作任务。当时,以张继钢导演为首的导演组希望创作一个舞蹈,反映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突飞猛进的场景。这个舞蹈就是后来大家看到的《打工谣》。从小在深圳长大的我,对这种题材应该说有着切身的理解和感悟,迸发出很多创作思路。
  
     这个节目最初的名称叫《城市风景线》。在创意之初,对于舞蹈怎么做,大家并没有想法。但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表现这类题材,深圳是灵感的最佳来源。因此,我便找到一些反映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历程的影像和图片资料。那些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深深吸引了我,激发了许多灵感,决定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表现建设者的朴实情感。经过了几次修改以后,张继钢总导演认可了我们的思路,将节目更名为《打工谣》。
  
    作为一名深圳的舞蹈工作者,我能参加这台为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的舞台巨作,是我个人一生的荣耀,更离不开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和各级领导一如既往的关心与鼓励。
 
<<<返回
 
     
关于学会 | 网站服务 | 学会培训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文谷五号楼
电话:0755-25728897  25738861  传真:0755-25728897
QQ:791045772 576779501(请注明身份)  E-mail:szfps8@126.com
版权所有©2007-2025深圳市民俗摄影学会
粤ICP备09054709号  学会会徽设计:李陟、蔡小汉  题字:王子武    东方志网维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