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摄现场用好直方图
数码相机都有直方图显示功能,有的单独显示,有的叠加在图像上显示。但是我发现很多影友外出采风时只是用回放图像检查拍摄效果,并不使用直方图,而在电脑上却经常使用PS的“色阶”功能,参照直方图调整照片。后期调整“色阶”或“曲线”,虽然可以优化照片的显示效果,但是其像素分布被改变,在PS色阶命令下,可以看到色阶分布是断裂的,这其实降低了图像的技术指标。
直方图是用横坐标表示亮度范围,纵坐标标注像素数量,直方柱的高度表示各亮度级别下的像素数。它能够直观地显示一张照片中色调的分布情况,读懂数码相机直方图,就可以知道所拍照片的色调范围,有助于获得曝光正确、影调丰富的照片。
根据照片的亮度范围,我们可以把直方图从左到右划分为极暗部、暗部、中间调、亮部和极亮部5个区域。
一般情况下,一张曝光良好的照片,在不同的亮度级别下细节都应该非常丰富,即在各亮度区中都有像素分布,同时直方图的两侧是不会有像素溢出,就像一座起伏波荡的小山丘。
对于高调照片(影调明亮且细节丰富的照片),山丘的峰顶应该集中在直方图右边的亮部区域。
对于低调照片(影调沉稳且细节丰富的照片),山丘的峰顶应该集中在直方图左边的暗部区域。
如果直方柱左边都很高,右边很低甚至没有,说明画面没有明亮的部分,缺乏通透感,整体偏暗,有可能曝光不足,这就需要通过增加曝光量来调整。
如果直方柱右边都很高,左边很低甚至没有,说明画面缺乏暗部细节,看起来很“浮”,很有可能曝光过度,这就需要通过减少曝光量来调整。
通过观看直方图还能判断照片反差度,当直方图中所有影调都聚集在中间,而两边没有直方柱显示时,这张照片很可能会反差过低,细节将难以被肉眼识别。
如果整个直方柱贯穿横轴,中间下凹,同时明暗两端又溢出,这幅照片很可能会反差过高,这将给画面明暗两极都产生不可逆转的细节损失,后期调整的余地也很小。针对这种情况,现场解决方案是针对高光区和低光区分别测光,拍摄数张不同曝光量的照片,然后运用PS的“合并到HDR”命令,将它们合成为一张层次丰富的照片。
了解了直方图的这些特性,在拍摄时参考直方图调整曝光,直接得到理想曝光,最有利于保证图像质量。
(来自:中国摄影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