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背着背包、乐器和道具,有时还得携带汽灯,翻山越岭,走遍宝安城乡演出。他们演出的节目多种多样、短小精悍,深受群众欢迎,演出时几乎场场“爆棚”——
从“乌兰牧骑”到本土艺术团
黎乔筑
(文字来源:深圳特区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宝安县城乡活跃着唯一的一支专业文艺演出队伍——宝安县文艺宣传队。这个文艺宣传队是由仿效“乌兰牧骑”建立的,在广东省小有名气。30余人的精干队伍,人人都是表演艺术的多面手,唱歌、跳舞、演戏、奏乐都能上手,而且为适应宝安县西片讲粤语、东片讲客家话的习惯,每个队员都能讲粤语、客家话和普通话,每到一处演出,队员都可用当地方言演出。他们的节目以歌舞、曲艺、小戏为主,短小精悍,很受群众欢迎。队里的乐器班,熟悉多类曲调,歌曲、舞曲、广东音乐、粤曲、客家山歌,样样皆能。
文艺宣传队的生活是艰苦的。开始,他们背着背包、乐器和道具,有时还得携带汽灯(有些村还未通电),翻山越岭,走遍宝安城乡演出。因为演出多在露天的晒谷场和田头地尾,冬寒夏暑不在话下,因为下雨而“三进山城”也是常有的事。后来,上级配了两辆红棉牌自行车,专门载运道具乐器。以后便有接演公社派出手扶拖拉机帮运行李……
1970年,他们参加惠阳地区的革命样板戏大汇演,几乎场场“爆棚”,特别是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京剧《沙家浜》选场,不但演员功夫独到,还有软、硬布景和幻灯布景,在当时提倡“短小精悍”的年代,实在令兄弟队和当地观众惊叹。为此,这个文艺宣传队被地区个别领导盖上了“大、洋、古”的帽子……几年后,宝安文艺宣传队代表惠阳地区参加广东省文艺汇演,他们自创的小粤剧《送马草》以及山歌剧等,颇具特色。为了创作反映全国劳模“广深二组”的女声弹唱《飞车向前》,队里派出创作人员随广深列车体验生活;为了挖掘当地传统民间艺术,他们的音乐创作者和演员多次访问老山歌手。他们的舞蹈在地区兄弟队里也是首屈一指的,有自编小舞剧《边防岗哨》、芭蕾舞剧《沂蒙颂》选场,连香港工联会的舞蹈培训班都来深圳侨社开办,专请宝安文艺队的老师授课。到1978年,该队专门派人到上海学习,在宝安县上演了当时在全国闻名的大型话剧《于无声处》和大型喜剧《又一春》。
这批当年风华正茂的文艺青年,如今已经五六十岁了,但他们的艺术青春不老。本世纪初,原宝安县文艺宣传队大部分队员又组织起“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团”,重操旧业,而且添上了更多的现代气息,为深圳的“文化立市”发挥余热。
1978年宣传队表演的话剧《于无声处》。
何煌友供图
不减当年风采的演员们组成了深圳本土艺术团,这是2004年12月他们演出后在沙头角中英街界碑榕树下合照。
廖虹雷 摄
宣传队队员们个个能拉、能唱、能编、能演。
张波良 供图
▲队员们边体验生活边演出,这是他们在深圳海防体验生活。
廖虹雷 供图
表演唱《大妈逛新村》是深圳本土艺术团自编自演节目,曾于2002年荣获深圳市鹏城金秋“金奖”,2004年参加梅县国际山歌擂台赛获“一等奖”。
张明伙 供图
▲1978年宝安县文艺宣传队表演的大型喜剧《又一春》。
张明伙 供图
上世纪70年代宣传队表演的新疆舞蹈。
何煌友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