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中国”的评委之一、深圳市职业摄影协会会长余海波表示,“在契合‘风雪中国’这样一个主题的基础上,评选的唯一标准是图片的专业性。”由评委们商定的评选规则是:第一轮,一票通过制,即有任何一位评委通过即可进入下一轮;随后采用淘汰制对通过第一轮的图片进行多轮淘汰,直至最后剩下100幅未被淘汰作品,即为“2008风雪中国”纪实图片的优秀作品。
评委怀疑有作品造假
在首先进行的看图过程中,一组应征图片成了五位评委集中讨论的焦点。该组作品是在黄昏时拍摄的,电力工人正在抢修电塔,背景是昏黄的夜幕和夕阳。而被评委广泛质疑的是,工人在夕阳光晕里工作的镜头“是否为PS作品”?
“根据电塔周边绝缘瓷的光线折射显示,可以确定该作品是逆光拍摄。”贾玉川首先发炮:“但太阳有没有那么大?是否可以正好将工人装进光晕里?我表示疑惑。”
“假设贾玉川的说法成立,”亚牛表示,作者的造假技术就是一流的。
余海波也表示认同:“造假技术很高,这是毫无疑问的,接近天衣无缝。”
评委反复查看了该组作品的技术参数,从拍摄时间、光圈、快门速度和焦距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合理性。
最后南岛认为,这组照片“太矫情”,而且从图片角度看,并没有非常直观地反映出“风雪中国”这一主题,“即使是没有造假,也没有入选的价值。”南岛的观点被评委们一致认同,但大家都笑了:“白白研究了这么长时间。”
再现救灾场景再度感染大家
第一轮的评选中,评委们的“尺度”放得很开。不过,数量众多的反映广州火车站广场滞留旅客的图片也带来了一个小问题:画面都是旅客的千姿百态,包括武警、公安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一个个瞬间,单纯从画面角度讲,看不到“风雪”。评委亚牛认为问题不大,“其实风雪再大,一个很重要的焦点还是在(火车站)广场。正是由于风雪的阻隔,才有这么多人滞留,才会有这么多鲜活的画面。”
一张拍摄自南京的图片跳跃到大屏幕上,引来评委们几乎同时发出的一声叹息。这张图片拍摄的是南京雨雪街头,一群农民工推着独轮车携带行李准备返乡……评委表示,城市和农民工,春运和返乡,雨雪交加,种种元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典型的“风雪中国”。
另外一张深深打动评委的图片拍摄自京珠高速粤北段,众多的货柜车和长途大巴已经塞车四五天,天气寒冷,食物短缺,一名从长途大巴上下来的仅有五六岁的小女孩在车辆的夹缝中“方便”,和其他随地便溺的旅客不同,小女孩拿着一个方便面碗放在地上,准备解手……
很多表现各行各业在冰雪冻灾来临时的图片都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有冒着风雪工作的邮递员,有连成一排清扫道路的环卫工人,睡倒在执勤点地上的警察,大口嚼着冰块充饥止渴的武警战士……
经过第一轮初选,进入到第二轮的图片共有157幅。本次PK的一个特点是,画面唯美、以画意取胜的作品几乎都没有“存活”下来,评委们更关注的是作品的外延,关注风雪对中国普通人所产生的影响。
“爱心传递”主题让评委难以取舍
两幅作品全票通过
第二轮首先需要从七八张表现广州火车站广场滞留人群的图片中进行PK,两张同为“爱心传递”主题的表现滞留人群的图片让评委有些难于抉择。第一张的内容是滞留旅客将一名昏倒女子从头上传递出来;第二张的内容是传递一名正在哭泣的男孩。“这两张照片内容明显重复,需不需要拿掉一张?”有评委首先提出。但第一张图片从专业角度讲几乎无任何可挑剔之处,第二张图片哭泣的男童表情直抓人心。“我提议这两张图片全部入选,大家的意见呢?”贾玉川举手表示。五位评委简单交流之后,全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