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名录: 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
申报单位: 深圳市罗湖区文化馆 申 报 人: 符史安
传 承 人: 张良如(第一代) 张德邦(第二代) 张集和(第三代) 张庆良(第四代)
项目文字简要描述项目简介: 客家人戴凉帽的习俗,从北宋年间就有苏东坡的“苏公笠” 记载,至今近1000年。深圳客家凉帽的制作,从清朝嘉庆年开始也有200年历史。早年甘坑凉帽村始祖张锦超,学到从福建长汀府张太婆承传过来的凉帽手艺后,传给子子孙孙以织凉帽为生。深圳客家凉帽非常有地方特色,是当地客家移民的创造发明,对研究客家妇女摒弃“女人不抛头露面”的古中原遗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甘坑凉帽的图案花纹编织、师徒传承口诀以及凉帽“穗带”佩戴的识别等风俗,都具有文化价值,特别是凉帽戴在女性头上,体现女性美感和韵味,极富审美价值。近年由于市场上帽具琳琅满目,人们喜欢选择美丽方便的时尚帽子,买凉帽的人锐减。加上凉帽手工制作33道工序,工艺复杂,工时较长,成本上涨,亏本做不下去老师傅不愿再织。甘坑村最后一位以家庭织凉帽零星售卖的张正保师傅,在2002年逝世后,目前全村再没有人织凉帽了。石岩街道有名的“郑义和凉帽店”剩下一位老人廖亚友今年已85岁,她的子孙没有一个继承祖传的织凉帽手艺。深圳极具有客家特色的民间工艺,已濒临失传境地。
历史渊源: 深圳客家人戴凉帽习俗从北宋至今己近千年,甘坑凉帽制作从清朝至今也有200多年历史。深圳客家凉帽最负盛名的是龙岗区布吉镇甘坑村凉帽和大鹏凉帽。甘坑凉帽村张锦超公当年见自己耕种的土地贫瘠,为生计便想多学门手艺,拜师邻村张太婆夫妇。张太婆从福建长汀府祖传下来一门织凉帽手艺,农闲时织点凉帽自用,但她的绝技不轻易教人。张太婆一次急病时,唤人叫锦超过来,谁知锦超公去了趟20多里地远的观澜墟,偏偏传话人又忙忘了,当他回到家里时,夜已很晚。但锦超公知道后马上赶去探望,深夜抓药,经过几天悉心照料,感动了张太婆,后来就教会了锦超公织凉帽。张太婆逝世后,锦超公利用这满山遍野的单竹林,以织凉帽为生,传下了六代(张氏第163世),发展为全村家家户户织凉帽的凉帽村。深圳建市后,甘坑村被正式命名为“凉帽村”。上世纪50年代开始鼎盛,甘坑凉帽村为广东省外贸唯一出口凉帽的生产基地,每月生产4500顶凉帽,其中一半出口港澳、东南亚、英国、荷兰等地,深受海外华侨客家妇女喜爱。到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随着各种价廉物美的旅游帽出现,老艺人相继辞世和年轻人没有继承,甘坑村50多岁以上会织凉帽的人,剩下不多。90年代后期,全村只剩张正保一户人织凉帽卖,每顶25元,一家人每月做30顶左右,零星售卖,帮补家计。2002年张正保逝世,最后全村再没有人织凉帽了。石岩“郑义和凉帽店”也随着主人郑义和在60年代逝世,除长子郑佛全外,他的子孙们,都没有承传祖辈的传统手艺。客家凉帽处于濒危状态。
分布区域的地理环境: 深圳客家凉帽制作地主要分布在龙岗区布吉镇(今全市将镇改为街道,下同)甘坑村、宝安区石岩镇和龙岗区大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