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们的世界变了……
“5.12大地震”震动的全体国民的心,牵挂的是中华民族的情。在此国家、人民危难之时,所有炎黄子孙总动员,无论性别、无论年龄、无论民族、无论职业,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灾区、支援受难同胞。摄影大讲堂开办以来一直以公益、公开、公众为核心,在全国人们精神、物质、行动支援灾区的同时,走进天津“瓷房子”组织举办,旨在让更多的人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为正在受灾的人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本次活动的地点天津“瓷房子”是由民间收藏家、天津市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张连志投资修建的古瓷博物馆。该建筑是用6亿古瓷片、近2万余件古瓷器、300余件汉白玉石雕造像和20吨天然水晶、玛瑙精心装饰的法式建筑。作为中国的象征,“瓷”被赋予极大的文化使命,它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载体,是华夏文化传承发展的缩影,是民族气节与精神的凝聚。
张连志先生,作为天津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总裁、民间收藏家与天津慈善协会理事,为四川受灾的同胞捐赠6青花瓷瓶——象征平平安安;8对汉白玉门堆儿——象征四平八稳、重建美好家园、守护美好家园;明代铜制官器太平象一对,以象驮宝瓶为“太平有象”,意为万象更新、太平吉祥;隋代铜制镏金錾花带款带铭文天王像一尊,意为天王保佑汶川经过风雨洗礼之后一切幸福安康……此次活动的捐赠古董即日运回北京进行慈善拍卖,并将全部善款用于救助四川灾民的抢险抗震工作。张连志先生表示,“这些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咱能做一点事,就一定要做到位。” 这一切的行动都昭示出了一个慈善家、企业家、收藏家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此举我们更希望北京、天津文化界、收藏界的各方人士踊跃参与,把爱传递出去,让我们的关爱温暖每个灾民的心,抚平每个孩子的痛。
摄影大讲堂团队于2008年5月24日早上6点30分从北京出发,9点到达天津瓷房子。本次走进天津瓷房子活动的参与者来自“摄影大讲堂”的学员、“北纬40度”的业主以及北斗星图片社的观摩团队。沐浴在初夏的晨光中,每个活动的参与者都抱着一颗温暖的心。在简短的默哀、致敬仪式之后,由“瓷房子”的负责人为随行人员介绍了瓷房子的情况,使得自由拍摄活动更加有序、更加专业。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摄影家、摄影教育家何炳富老师和国内资深旅游摄影师孟为先生参与其中,与学员交流拍摄。两位老师详细地为学员们讲解了环境与人物的拍摄关系以及环境人像摄影的方法,在随后的模特拍摄中更是对学员们的问题是有问必答,结合模特的自身特点,以及模特本身对于文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讲解,对某些学员提出的技术问题给予特别指导,学员们也都紧随其后,纷纷举起自己手中的相机,拍摄出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
下午13:00,学员们结束了在瓷房子的拍摄,乘车赶往用餐地及另一个外拍地点——粤唯鲜酒家,又称华蕴博物馆,更是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眼中的“能吃的博物馆”,同时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上也榜上有名——最多古董的餐馆。粤唯鲜酒家的装修非常有特色,作为天津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它的厅堂里到处布置着精美的古董文物,并且这些文物摆放得随意而“亲民”——没有大大的玻璃框和栏杆阻挠,你可以最近距离地欣赏,体会一种公立博物馆里没有的“亲密”。
张连志先生在大门口亲自迎接了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们,而我们的学员们在品尝家肴珍馐之余,也品位了来自数千年前文物的巨大魅力,同时零距离感受了它们的风采。用餐完毕后,学员们又纷纷取出相机,支起三角架,在这里进行他们的另一次特别拍摄。与此同时,张连志先生也跟随着学员们拍摄的脚步,并与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对于学员们的提问有问必答。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中国人民也是伟大的,在灾难面前,我们一定不会听天由命,我们要团结、要乐观,我们清楚的知道心心相印,才能慈爱平安,手手相连,才能共建家园!下午16:30,并在伴随着学员们在返京大巴上兴高采烈的交流声,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策划:曹立君
活动统筹:高筱萍
活动监制:吴 吉
新闻采编:吴 吉
图片支援:摄影大讲堂全体学员、北纬40度业主及北斗星创意图片社